矦 矦的意思 矦什么意思 矦的读音 矦的解释

矦
拼音 hóu hòu 注音 ㄏㄡˊ ㄏㄡˋ
部首 矢部外笔画 4画总笔画 9画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 QDTD仓颉 NMOK郑码 RGMA
UNICODE 77E6四角 27284笔顺 ノフ一ノノ一一ノ丶
基本字义
hóu ㄏㄡˊ
◎古同“侯”。
其他字义
hòu ㄏㄡˋ
◎古同“侯”。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侯 | 戸鉤 | 匣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ghu/hou | ɣəu |
康熙字典
【午集中】【矢部】
矦·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唐韻》乎溝切《集韻》《韻會》胡溝切。同侯。《說文》春饗所
侯也。从人从丆,象張布,矢在其下。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寧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餘詳人部七畫。《集韻》或作帿。帿字从巾从矦。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五】【矢部】矦
春饗所矦也。从人;从厂,象張布;矢在其下。天子
熊虎豹,服猛也;諸侯
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寕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
汝也。”
,古文矦。乎溝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春饗所射矦也。饗者,鄉人酒也。春饗所射矦,謂天子諸矦養老先行大射禮之矦也。天子諸矦養老皆如鄉飮酒之禮。故亦謂之饗。文王世子曰。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注云。三老如鄉飮酒禮之賔。五更如介。群老如衆賔。魯頌曰。魯矦戾止。在泮飮酒。箋云。徵先生君子與之行飮酒之禮。而因以謀事也。此天子諸矦養老卽鄉飮酒之證也。廱下曰。天子饗
辟廱也。泮下曰。諸矦饗射泮宮也。饗皆謂養老也。古者鄉飮鄉射必聨類而行。卿大夫士之射必先行鄉飮酒之禮。天子諸侯則先大射,後養老。天子諸矦賔射於朝。燕射於寢。大射於澤,於射宮。射宮者,大學也。行葦爲養老之詩。箋云。先王將養老,先與群臣行射禮。擇其可與者以爲賔。今我成王承先王之法度。亦旣序賔矣。有醇厚之酒醴以吿黃耇之人。徵而養之。王制曰。王親視學。注云。謂習射,習鄉以化之。習射卽大射。習鄉卽養老。此天子大射而養老之證也。七月,行葦皆詠公劉之詩。七月言朋酒斯饗。行葦箋言先王將養老,先與群臣行射禮。先王卽謂公劉。此諸矦大射而養老之證也。大射張皮矦而棲鵠。其禮大故得專矦名。郊廟祭祀必先大射。不言祭但言饗。舉饗以賅祭也。不言秋但言春何也。舉春以賅秋也。廱下但言饗不言射。舉饗以賅射也。从人。爲人父子君臣者,各以爲父子君臣之鵠。故其字从人。鄭云。矦制上廣下狹。葢取象於人。張臂八尺。張足六尺。是取象率焉。从厂。象張布。梓人爲矦。上
个與其身三。下
个半之。注云。个者,鄉射禮記所謂舌也。矦凡用布三十六丈。矦之張布如厓巖之狀。故从厂。矢在其下。象矢集之也。乎溝切。四部。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矦射熊虎。大夫射麋。麋,惑也。熊虎豹,當依周禮作虎熊豹。轉寫誤倒也。諸侯射熊虎,各本作射熊豕虎。賸豕字。今正。此本周禮言春亯所射也。司?曰。王大射則共虎矦熊侯豹矦。設其鵠。諸矦則共熊矦豹矦。卿大夫則共麋矦。皆設其鵠。鄭曰。以虎熊豹麋之皮飾其側。又方制之以爲?,謂之鵠。箸於侯中。所謂皮侯。王之大射。虎矦,王所自射也。熊侯,諸矦所射。豹矦,卿大夫以下所射。諸矦之大射。熊矦,諸侯所自射。豹侯羣臣所射。卿大夫之大射。麋侯,君臣共射焉。按梓人云張皮侯而棲鵠者,謂此也。諸侯射熊虎,與今本不同者。鄭曰。故書則共熊矦虎矦。杜子春云。虎當爲豹。是則鄭從杜改。許從故書也。天子諸侯服猛。大夫去惑。說其義也。郊特牲曰。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漢五行志曰。麋之爲言迷也。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鄕射禮記曰。凡侯,天子熊侯,曰質。諸侯麋矦,赤質。大夫布矦,畫以虎豹。士布矦,畫以鹿豕。鄭云。此所謂獸矦也。梓人張獸矦則王以息燕是也。息者,休農息老物也。燕謂勞使臣,若與羣臣飮酒而射。是則上射鹿豕在王息燕時。不在大射。而許牽合言之。容鄭以前說禮不同也。鄭云。士不大射。士無臣。祭無所擇。故司裘於大射不言士。鹿豕爲田害。故大蜡迎虎。其祝曰。母若不寧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十九字,韵會用考工記作四十二字。非也。梓人曰。祭侯之禮以酒脯醢。其辭曰。惟若寧矦。母或若女不寧侯。不屬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強飮強食。貽曾孫諸侯百福。大戴禮略同。抗,舉也。許作伉。大戴作亢。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