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 虔的意思 虔什么意思 虔的读音 虔的解释

虔
拼音 qián 注音 ㄑㄧㄢˊ
部首 虍部外笔画 4画总笔画 10画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86版 HAYI五笔98版 HYI仓颉 YPYK郑码 IHSO电码 5709
UNICODE 8654四角 21240区位码 8215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丶一ノ丶
基本字义
qián ㄑㄧㄢˊ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乾 | 渠焉 | 羣 | 仙B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仙B | 山 | gien/gyen | gʰĭɛn |
词性变化
◎虔 qián
〈动〉
(1)杀戳 [kill]
虔,杀也。秦晋之北,鄙谓贼为虔。——《方言》一
虔刘我边陲。——《左传·成公十三年》
席卷虔刘。——左思《魏都赋》
(2)又如:虔刘(杀戳)
详细字义
◎虔 qián
〈形〉
(1)(会意。从虍,文声。虍(hū),虎头。本义:虎行走的样子)
(2)同本义。引申为勇武、强固 [gallant]
虔,虎行皃。——《说文》
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3)诚敬;诚心 [pious;sincere]
以告虔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虔卜于先君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纠虔天刑。——《国语·鲁语》
薛姨妈笑道:“果然如此,算我的孝心虔了。”——《红楼梦》
(4)又如:虔谢(真诚地感谢);虔恳(诚恳祈求);虔洁(诚实而纯洁);虔肃(诚实而严肃);虔恭(诚敬)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部】
虔·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渠焉切,音乾。《說文》虎行貌。
又《爾雅·釋詁》虔,固也。《書·呂》奪攘矯虔。《疏》若固有之。言取得人物,若已自有也。
又敬也。《魯語》少采夕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
又椹也。《詩·商頌》方斲是虔。
又《博雅》惠也,少也。
又殺也。《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陲。
又《玉篇》强取也。
又端正貌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留虔氏,黃帝之後。
又州名。《韻會》漢豫章郡雩都贑縣,唐置虔州。
又叶眞韻,音勤。《高彪詩》文武將墜,乃俾俊臣。整我皇綱,董此不虔。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五】【虍部】虔
虎行皃。从虍文聲,讀若矜。渠焉切〖注〗臣鉉等曰:文非聲。未詳。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虎行皃。釋詁,大雅商頌傳皆曰。虔,固也。商頌傳,魯語注皆曰。虔,敬也。左傳虔劉我邊陲注。虔劉皆殺也。方言。虔,慧也。虔,殺也。虔,謾也。按方言不可盡知其說。糾虔,虔劉皆卽釋詁虔固之義。堅固者必敬。堅固者乃能殺也。堅固者虎行之皃也。商頌箋。虔,椹也。亦取堅固之意。从虍。文聲。按聲當是衍字。虎行而箸其文。此會意。讀若矝。渠焉切。按矝从令聲。亦作。則虔古音當在十二十三部也。
方言集汇
粤语:kin4
客家话:[宝安腔]ken2[海陆丰腔]kien2[客英字典]ken2kien2[台湾四县腔]kien2[客语拼音字汇]kian2vun2[梅县腔]kian2
English
act with reverence; reveren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