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 埤的意思 埤什么意思 埤的读音 埤的解释
![埤](https://s.iapolo.com/zidian/pic/8/57E4.jpg)
埤异体字 壀 陴
拼音 pí pì 注音 ㄆㄧˊ ㄆㄧˋ
部首 土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FRTF仓颉 GHHJ郑码 BNED电码 1020
UNICODE 57E4四角 46140区位码 5993笔顺 一丨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字义
pí ㄆㄧˊ
◎增加:埤益。
其他字义
pì ㄆㄧˋ
◎〔埤堄〕城上矮墙。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陴 | 符支 | 並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bje/bie | bʰĭe |
词性变化
◎埤 pí
〈形〉
(1)通“卑”
(2)低下 [low]
其流也埤下。——《荀子·宥坐》
(3)操行鄙陋 [inferior]
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傭俗。——《荀子·非相》
◎埤 pí
〈动〉
(1)(形声。从土,卑声。本义:增加)同本义 [increase]
埤,增也。——《说文》
政事一埤益我。——《诗·邶风·北门》
政事一埤遗我。
(2)又如:埤助(助益;帮助);埤益(大大增加);埤遗(厚加)
(3)另见 pì
详细字义
◎埤 pí
〈名〉
通“陴”。城上女墙,上有孔穴,可以窥外 [parapet (wall)]
举兵伐曹、五鹿,及反 郑之埤,东卫之亩,胜 荆人于城濮。——《商君书·赏刑》
基本词义
◎埤 pì
〈名〉
(1)城上的矮墙 [parapet (wall)]
掖垣竹埤梧十寻。——杜甫《题省中院壁》
(2)另见 pí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部】
埤·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廣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陴。附也,增也,厚也。《詩·邶風》政事一埤益我。
又高曰垣,低曰埤,皆牆也。《杜甫詩》掖垣竹埤梧十尋。
又《集韻》部靡切,被上聲。下濕也。《晉語》松柏不生埤。《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
又《集韻》《韻會》部弭切《正韻》部比切,音婢。田百畝謂之埤。
又《集韻》匹計切,音睥。埤堄,女牆也。與陴壀俾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埤
增也。从土卑聲。符支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增也。詩北門曰。政事一埤益我。傳曰。埤,厚也。此與會部朇,衣部裨音義皆同。凡从曾之字皆取加高之意。會部曰。曾者,益也。是其意也。凡从卑之字皆取自卑加高之意。所謂天道盈益謙。君子捊多益寡也。凡形聲中有會意者例此。从土。卑聲。符支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粤语:pei4
客家话:[梅县腔]bi1[海陆丰腔]bi1[客英字典]bi1[台湾四县腔]bi1[客语拼音字汇]bi1
潮州话:bi1(pi),pi3(phì),bui1(pui)
English
add, increase, attach; low fenc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