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 逯的意思 逯什么意思 逯的读音 逯的解释

逯
拼音 lù 注音 ㄌㄨˋ
部首 辶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 VIPI仓颉 YVNE郑码 WXKV电码 9310
UNICODE 902F四角 37309区位码 6954笔顺 フ一一丨丶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字义
lù ㄌㄨˋ
1、任意地行走。
2、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録 | 力玉 | 來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lĭwok | lyuk/livk |
词性变化
◎逯 lù
〈名〉
群众 [mass]
冲心幽被,奖逯无偏。——南朝 齐·王僧令《皇太子释奠会》
详细字义
◎逯 lù
〈动〉
随意行走 [walk as one pleases]
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淮南子》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逯·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行謹逯逯也。《博雅》逯逯,衆也。
又《揚子·方言》逯,遡行也。《淮南子·精神訓》渾然而來,逯然而往。《註》逯,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
又姓。《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並。《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又《集韻》與逮同。詳後逮字註。
據考證:〔《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普。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謹按逯並誤作逯普,蒙鄕侯與大司馬是一人不得分以爲二,照今漢書翟方進傳逯普改逯並。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照廣韻逯字註改後趙錄金紫光祿大夫逯明。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逯
行謹逯逯也。从辵录聲。盧谷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行謹逯逯也。張衡賦趢趗謂局小皃。義與此同。廣雅。逯逯,衆也。女部。娽,隨從也。蕭相國世家,平原君列傳作錄錄。義皆相近。从辵。彔聲。盧谷切。三部。
方言集汇
粤语:luk6
客家话:[海陆丰腔]liuk8[台湾四县腔]liuk8[梅县腔]liuk8[客英字典]liuk8
潮州话:罗翁8(禄)
English
leave without reason; surname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逯,逯的意思,逯什么意思,逯的读音,逯的解释,逯字的意思,逯字什么意思,汉字逯的意思,逯怎么读,逯字拼音,逯字组词,逯字笔顺,逯字五笔,逯字部首,逯字区位码,逯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