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 洋的意思 洋什么意思 洋的读音 洋的解释

洋
拼音 yáng 注音 ㄧㄤˊ
部首 氵部外笔画 6画总笔画 9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IUDH五笔98版 IUH仓颉 ETQ郑码 VUC电码 3152
UNICODE 6D0B四角 38151区位码 4983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一一丨
基本字义
yáng ㄧㄤˊ
1、比海更大的水域:海洋。
4、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洋结合。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陽 | 與章 | 以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jĭaŋ | jang |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詳 | 似羊 | 邪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zĭaŋ | zsiang/sziang |
词性变化
◎洋 yáng
〈形〉
(1)盛多、广大 [multitudinous;vast]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外国的,外国来的 [foreign]。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详细字义
◎洋 yáng
〈名〉
(1)(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同本义 [Yang River]
(3)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ocean]。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dollar]。如:银洋
英汉互译
foreignmodernoceansilver coinvast
相关词语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洋·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似羊切《集韻》徐羊切,音詳。水名。《說文》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
又《玉篇》水出昆侖山北。《山海經》昆侖之丘,洋水出焉。
又藉水,卽洋水也。出上邽縣西北。《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
又蜀水名。《水經》漢水東會洋水。
又州名。《廣韻》本漢成固縣,秦爲漢中郡,魏置洋州。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爾雅·釋詁》洋,多也。《詩·魯頌》萬舞洋洋。
又廣也。《詩·大雅》牧野洋洋。《中庸》洋溢乎中國。
又瀾也。《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歎。
又海名。《徐兢使高麗錄》洋中有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黃水洋卽沙尾也,其水渾濁且淺。
又洋洋,水盛貌。《詩·衞風》河水洋洋。
又與徉同。《史記·吳王濞傳》方徉天下。《註》方徉猶翺翔也。
又與養同。《爾雅·釋訓》洋洋,思也。《疏》詩邶風中心養養。洋養音義同。
據考證:〔《山海經》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謹照原文蒙改濛。洋下增水字。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洋
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从水羊聲。似羊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水。出齊臨胊高山。東北入鉅定。齊郡臨胊,後志作齊國臨胊。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其地也。前志臨胊下曰。石膏山,洋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水經注巨洋水篇曰。巨洋水,又逕臨胊縣故城東。又東北逕委粟山。又東北,洋水注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澗口。東南逕逢山祠西。又東南歴逢山下。卽石膏山也。巨洋水,又東北逕劇縣故城西。又東北逕益縣故城東。又東北積而爲潭。枝津出焉。謂之百尺溝。西北流注於巨淀。又東北逕壽光縣故城西。又東北注於海。按班,許曰洋水。卽水經及注之巨洋水也。班,許以出臨胊石膏山者爲正源耳。許云高山,卽石膏山也。前志齊郡有廣饒,鉅定二縣。馬車瀆水首受鉅定。然則鉅定本水名。因以爲縣名。定淀古今字。魏都賦張注曰淀者,如淵而淺是也。廣饒,鉅定故城皆在今山東靑州府樂安縣境。今樂安縣東北四十里淸水泊,卽古鉅定湖。巨洋水今曰瀰河。源出今臨朐縣南沂山西麓。北流逕臨朐縣東。又北歴益都縣。又東北流逕壽光東。又東北會黑塚泊。入於海。今南陽水亦名長沙水。源出益都縣西南石膏山。東北至城西。折而東。繞城北。又東流入瀰河。从水。芉聲。似羊切。十部。按毛詩衞風傳曰。洋洋,盛大也。魯頌傳曰。洋洋,衆多也。讀與章切。
方言集汇
粤语:joeng4
客家话:[梅县腔]jong2[海陆丰腔]rong2[客语拼音字汇]yong2[沙头角腔]jong2[东莞腔]jong2[宝安腔]jong2[客英字典]jong2[台湾四县腔]jong2[陆丰腔]jong3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iang5(îang)
English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