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 擊的意思 擊什么意思 擊的读音 擊的解释

擊简体字 击异体字 击 撃 撽 覡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部首 手部外笔画 13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86版 LBMR五笔98版 LBWR仓颉 JEQ郑码 FKQM电码 2345
UNICODE 64CA四角 57502笔顺 一丨フ一一一丨フ丨ノフフ丶ノ一一丨
基本字义
jī ㄐㄧˉ
◎见“击”。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激 | 古歷 | 見 | 錫開 | 入聲 | 錫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kek | kiek |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
擊·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3
《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註》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
又《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
又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註》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又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又《集韻》《韻會》《正韻》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註》擊讀爲覡。
又《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擊
攴也。从手毄聲。古歴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攴也。攴下曰。小擊也。二篆爲轉注。攴訓小擊。擊則兼大小言之。而但云攴也者,於攴下見析言之理。於擊下見渾言之理。互相足也。攴之?變爲扑。手卽又也。又下曰手也。因之鞭箠等物皆謂之扑。此經典扑字之義也。咎繇謨古文戛擊,今文尙書擊爲隔。同音叚借。从手。毄聲。古歷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粤语:gik1
客家话:[梅县腔]git7[沙头角腔]git7[客英字典]git7[台湾四县腔]git7[客语拼音字汇]gid5[海陆丰腔]git7[东莞腔]git7[宝安腔]git7[陆丰腔]git7
English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擊,擊的意思,擊什么意思,擊的读音,擊的解释,擊字的意思,擊字什么意思,汉字擊的意思,擊怎么读,擊字拼音,擊字组词,擊字笔顺,擊字五笔,擊字部首,擊字区位码,擊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