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姓
一、姓氏源流
官(Guā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二:
1.出自周代朝臣命官之后,以官职为氏。据《姓氏考略》载:“据《左传》,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氏。”又据《姓源》云:“周大夫刘定之为官师,后因氏。”《通志·氏族略》载:“宋时有官熙者,为平度州巨族。”2.湖南。湖北,四川家谱上记载官氏乃唐叔晋公之后!
二、迁徙分布
(部分)官氏,唐尧后裔。官,布世功,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氏。考据唐尧之后裔于舜、夏禹,都做大官,至商汤因贬,或因功被杀,其后代乃以王父之官为姓氏。源出陜、甘。官姓出有名人,宋代大儒(官键),是历史上人物,但自官键以后,便在没有如官键之大人物出现。官姓迁移八闽,缺乏历史考据,福建之福州、泉州、漳州有官姓分布,官姓入台在于清代,台湾之官姓,主要为由八闽泉、漳所属之县渡海来台,在台北、宜兰、新竹、台南定居定籍(余略)。官姓望居东阳春秋时期,晋辖有东阳、南阳。《水经注·清水注》引马季长语:“晋地自朝歌(今淇县)以北至中山(今定州市)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今济源市轵城村)为南阳”。《读史方舆记要·卷十九·河南四》云:“彰德府(今安阳)春秋为晋东阳地,战国属魏之邺也,后属赵。”又说:“怀庆府(今沁阳市)……春秋时属晋,谓之南阳。晋人自山(太行山)以东谓之东阳,山以南谓之南阳。”《史记·正义》注云:“河内……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称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现在豫北地区即西汉河内郡,魏郡的邺与内黄、东郡的昌乐和濮阳所辖地区。这里“山川雄险,原隰平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秦相国范睢谓秦王:“驰上党(今长治)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故史有“卫弃之而弱,晋有之而霸”,“战国魏得其地雄伟于三晋”的记载。
三、历史名人
官廉:字汝清,明代平度人,由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性情刚介。景州等处有万顷要谋士。
官谦:明代长汀人,永乐年间任汝州知州,以恭谨慈爱著称。当时,州内百姓有许多流亡在外的,他到任后,安抚百姓,借贷粮种,减免劳役,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修葺庙学。任职期满离去后,吏民都很想念他。
官文:清湖广总督,满洲旗人,性柔缓,颛昧不谙政事,诸事皆决于仆从。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厨子)大。所谓门丁大,大小官员有事禀报官文,非得门丁同意通报,才能进见。如果门丁故意刁难,纵有再紧急的事情也办不成。所谓庖人大,官文的庖人为肃顺所引荐,而肃顺是官文的老师,又是当权的御前大臣,因此该大师傅在督府里气焰嚣张,骄横跋扈,连官文也奈何不得。所谓妾大,官文之妾原为其宠婢,纳为妾后,狐假虎威,竟干预政事。湖北巡抚胡林翼为了笼络官文,不使掣肘,也要走姨太太的门子,他让自己的母亲收官文妾为义女,并大量贿赂,官、胡二人终于达成这样的谅解:官文只管坐镇,勿掣肘诸军,告捷则推其领衔人妻。此后,胡林翼所言,官文无不言听计从,而官文所请,朝议亦无不准,因肃顺秉国,官文是其弟子。然而自胡林翼死后,其左右更加恣纵不奉约束,遭到继任巡抚曾国荃严纥劾,官文终被革职。
官抚极:明代湖北黄冈人,拔贡出身,授保定通判,累官太仆卿。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阳堂:春秋时期,晋辖有东阳、南阳。《水经注·清水注》引马季长语:“晋地自朝歌(今淇县)以北至中山(今定州市)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今济源市轵城村)为南阳”。《读史方舆记要·卷十九·河南四》云:“彰德府(今安阳)春秋为晋东阳地,战国属魏之邺也,后属赵。”又说:“怀庆府(今沁阳市)……春秋时属晋,谓之南阳。晋人自山(太行山)以东谓之东阳,山以南谓之南阳。”《史记·正义》注云:“河内……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称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现在豫北地区即西汉河内郡,魏郡的邺与内黄、东郡的昌乐和濮阳所辖地区。这里“山川雄险,原隰平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秦相国范睢谓秦王:“驰上党(今长治)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故史有“卫弃之而弱,晋有之而霸”,“战国魏得其地雄伟于三晋”的记载。
2、堂号
官姓的主要堂号有:“东阳堂”,“中山堂”等。
【官姓宗祠通用对联】
〖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赉金兴学;
勘田辨诬。
——佚名撰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长汀人官谦,永乐年间任汝州知州,以恭谨慈爱著称。当时,州内百姓有许多流亡在外的,他到任后,安抚百姓,借贷粮种,减免劳役,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修葺庙学。任职期满离去后,吏民都很想念他。赉(Lài 音赖),谓赏赐,赠送。下联典指明代平度人官廉,字汝清,由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性情刚介。景州等处有万顷民田,与东宫的庄田相接,被内侍(宦官)冒占,官廉受命去勘测、界定。内侍对他说:“如果把田划归我,我可以让你当讲官。”官廉答道:“用万人的命去换个官,我不干!”最后,把内侍占领的田地都归还给了农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官宗礼少将
官宗礼(1911-1970),河南省新县人。1928年底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28团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商潢、潢光、苏家埠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
1932年9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途中经历湖北枣阳、陕西漫川关战斗,参加了反四川军阀田颂尧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叁路围攻”和毛浴镇、通江战斗。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进行整顿扩编,任10师28团2营副营长。10月红四方面军组织宣达战役,红10师28团与29团一个营由左路进攻敌人。战斗发起后,28团迅速攻克镇龙关,歼敌一个营,并歼反动民团300余人。长征途中,任红4军卫生部总务科长,第12师参谋处管理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供给处处长。先后参加了阳明堡夜袭战、响堂铺战斗、“百团大战”等。1941年初,调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供给处副处长。其后,受党中央指派挺进敌后到达山东,担任山东纵队3旅供给处处长,清河军区供给部部长,渤海军区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后勤部部长,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9兵团后勤部部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第4分部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70年9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59岁。
官俊亭少将
官俊亭(1917-2003),安徽省颍上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方面军第10师29团排长,第12师36团副连长、连长。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抗大第1分校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13团营长,胶东军区第5旅15团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广阳战斗、牙山保卫战、反投降作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5师18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5师参谋长,烟台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胶东军区新6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32军94师参谋长。参加了孟良崮和解放青岛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94师副师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94师副师长,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58师师长,第20军副军长、军长,1978年到1982年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78年6月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月11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七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
寻根溯源 官姓来源有五:1、据《姓源》所载,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2、据《姓苑》、《左传》所载,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姓。3、由关姓改姓而来。据一九七六年台东所修《官氏族谱》所载,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关膺,于黄巢起义时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改姓官。4、出自他族。新疆锡伯族官加(关佳)氏汉姓为官;今满、仫佬、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5。出自唐叔晋公之后,赐姓受封以官为氏。
得姓始祖 刘定公夏。周代人,周大夫刘康(一说为刘康公)之子。刘康史无记载,刘康公为春秋时人,其事迹见于《左传》。刘定公夏可能夏为其名,其它不详,后世官姓有尊其为始祖的。
繁衍播迁 官姓之具体得姓地不详,但其得姓于北方应无疑问。这支得姓于北方的姓氏后世却昌盛于南方,由于官姓在产生以后一直表现的很沉寂,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宋元,故官姓早期之繁衍情况令人难知其详。据《姓苑》所载,官姓郡望为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郡望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产物,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表明在古时官姓曾长期繁盛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另外,有资料讲“官熙,宋时平度州上蔡人,州巨族”,表明宋时在平度州上蔡(今山东平度)一带也聚集着官姓大族。宋元之际,在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北方省份均有官姓人家,而在南方的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官姓已经广布,且人口众多。据台东《官氏族谱》载,官膺本姓关,解良人,黄巢起义后,携祖母避居宁化石壁,改姓官。元至元间,遭祸乱,其第四代孙四兄弟,官耀迁广东大埔,官擢迁福建诏安,官跃迁广东海丰,他们的后裔又陆续迁往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明初,山西官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山陕豫等地之官姓渐有西入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者。而广东、四川、湖南等地之官姓渐有徙居广西、云南之地者。明末清初之湖广填四川,则有两湖之官姓入居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平度一带之官姓则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历民国而今,官姓在全国散布之地愈广。如今,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官姓约占全国汉族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郡望堂号 官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东阳”、“中山”等。
宗族特征 1、官姓之确切得姓古人即含混不清。2、官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现今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3、由于官姓长久以来的沉寂,导致了官姓于宋人编著之《百家姓》中无载。4、官姓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官姓在移居海外之后,仍牵挂故土之民众,改革开放后,有官姓回乡报效祖国。5、官有为官之意,官姓为官者虽不众多,但其为人处事之态度却同为官一样忠直。
名人精粹 官谦:福建长汀人,明代官吏。永乐中知汝州,招抚流民有方。秩满,吏民思慕不已。官贤:山东平度人,明代官吏。曾任温州府推官。博学多才,喜吟咏,善画,工草书。官一夔:山东平度人,明代官吏。正德五年举人,历官卫辉府同知,政尚宽惠。有《环山亭集》。 官荣: 福建沙县人, 明代官吏。天顺八年进士,选兵科给事中,有直声。为册封琉球正使,还,进都给事中。官廉:山东平度人,明代官吏。天顺六年山东乡试第一,八年举进士。历官户部郎中,内侍冒占景州等处民田数万顷,内侍以在皇帝面前为其美言为饵求廉,被其拒绝,尽夺内侍之田归于民。官寅:福建顺昌人,明代学者。嘉靖间由贡生教授嘉兴,后学深受其益。代理平湖县事,清介不染。有《枝言缶声集》。官应震:湖广黄冈(今属湖北)人,明代官吏。万历进士,历户科给事中,为楚党魁首,与齐、浙三党鼎峙,务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官终太常少卿。其次子抚极出身拔贡,任平越知府时因袭擒苗帅蓝二有功,而擢升太仆寺卿。官希稷:福建光泽人,明代官吏。万历间以恩贡为嘉兴府通判,能为民兴利除害。岁饥,发粟赈民,全活甚众。官秉忠:榆林卫(今属陕西)人,明代将领。万历中起世荫,历固原参将、甘肃副总兵、延绥总兵官,破套寇、援辽东,名噪一时。官惟贤:明末将领。历守备、参将,崇祯元年升为山海北路副总兵,三年后与清军战,死于遵化。官保: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间以副都统及工部侍郎,两赴西藏办事。官终理藩院、刑、礼、户、吏诸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献瑶:福建安溪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年进士,历任三礼馆纂修、编修,广西、陕甘等地学政,司经局洗马等官。笃好经学,乃蔡世远、方苞之高足,著有《读易偶记》、《尚书偶记》、《春秋传习录》、《石溪文集》。官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十四年举人,治古文,著有《志斋文钞》。官文:清汉军正白旗人。咸丰间任湖广总督,做事无远见,却能放权于巡抚胡林翼以御太平军。后入满洲正白旗,封一等果威伯,以后又历任直隶总督、内大臣等职。官宗礼:河南新县人,中共高级将领。一九五五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官俊亭:安徽颖上人,中共高级将领。一九六四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对于东阳堂官氏来源上官氏一说法我不赞同。因为不管是从部分上官氏的家谱还是现在东阳堂的家谱中都可以看出东阳堂官氏一直和天水官氏是有区别的。而且二姓的祖先都在家谱中明确告知自己的后人要区分开东阳官姓和天水官。因为两官不是出自同祖所以必须分开!而且家谱中还详细的讲述东阳堂为单官,天水堂为上官!
据乾隆五十八年(1793)谒阁部杨文敏公所考正(稽千家谱所载单官,属微音,乃中山郡,事林广记则称晋昌郡,瀚墨全书则称京兆郡,还有称东阳郡者,查复姓上官则著望天水,单官异姓不可混而混之,是叶其祖而祖人之祖矣)后来官献瑶所说的上官和官于同欧阳姓有姓欧有姓阳。说上官称单官大抵人情畏繁复而乐简便。这段文字也只是说部分上官姓氏中有姓官者原因。对于东阳堂官氏也是支字未提!从清流官坊上官家谱中记载的来源序上面也可以看出东阳官氏和天水上官不是同出一祖!(粤稽吾姓肇自皇帝,皇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氏颛顼,颛顼生卷章,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第六子季连为鬻芈姓。季连生附叙,附叙虞舜封之於熊生穴熊。穴熊衍及鬻熊周文王时,鬻熊为文王师其曾孙。熊绎成王封之於楚,子孙仍以芈为姓至十世孙。熊通是为武王立都於郢十九年始如春秋是时周平王在位四十九年由武王十四世孙良夫是为宣王。宣王生商是为威王,威王生槐是为怀王。怀王之长子横少子子兰。横是为顷襄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上官乃楚国之名邑也。天水子兰之所居也因以邑为氏以居为郡此则天水郡上官氏乃开源之始祖也岂东阳郡单官氏者之所能混乎。大清光绪十壹年岁次乙酉孟东月清流官坊廪膳生汝舟谨识)
从上资料可以看出东阳堂的确为单官姓要不历代的资料也不会一一举出二姓来源不同的例子!如果真为官秀岩老先生所说我们东阳官氏同于上官的话,那为什么上官家谱中却以东阳堂官氏为单官氏而不说明东阳官氏和天水官氏是同出一祖呢?如果像他们有些人讲东阳官氏为上官东祖之后的话。那为什么确在历代的家谱资料上给否定呢?
台湾的官剑壁女士今年68岁祖籍是四川!据她的考证四川都江堰和台湾地区的官姓皆称自己为单官姓。而且堂号也是为东阳!台湾,四川,湖北赤壁,洪湖,湖南岳阳临湘,宁化等一些地区的东阳堂官氏都称自己为唐叔晋公的后裔。而上官方面关系是一字未提。如果像他们讲的东阳堂官氏来自上官的话。那这几个地方的家谱上何以唐叔晋公为自己的祖先呢?而且唐叔和楚子兰是毫无牵连关系的。把一个不是祖先的人称祖先不是犯家族之大忌讳吗?!
我们可以看一下宁化祖谱上是怎么记载自己的来的(东阳官氏乃周武王少唐叔之后,唐叔封于晋我官氏乃晋公之族。凡官姓者皆其派也或云天水郡之派也,天水者复姓也乃周时名臣熊绎之后绎封于楚战国楚怀王有子兰封为上官邑大夫故以上官为姓上官属于天水故云天水是天水者皆复姓也。我始太祖世居东阳因后唐懿宗年间唐道渐衰黄巢播乱。始祖母朱氏迁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居住得免于祸,宁化族谱传载盛明。)在看一下湖北赤壁和湖南岳阳地区的官氏来源(从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乎天者自生,生而不已。本乎祖者亦世,世而相承。维我官氏系出东阳,东阳姬姓也!自周成王破玉分封,肇基於唐赐之以密须之鼓阙巩之甲唐叔虞子燮改号日晋。传至昭侯叔父成师於曲沃。武公灭翼以宝玉赂周西王(胡齐)遂有晋国周之宗盟载在史册。无如子孙蕃衍俞繁俞别,俞远俞忘。厥后赐姓受封。以官为氏夫。官氏乃唐叔之后则晋公只苗裔无疑矣!幸而天未灭晋必将有后.至宋明两朝有鉴(官鉴)廉(官廉)二公出焉。书院佐役石鼓之芳声莸存景州勘田访民之德政尚在。此非徒为炳炳朗朗故意侈谈者抑史臣珥笔而书班班可考也於戏继往者已远,开来者未兴。此际之纂修实属创建。若我辈不为而矣后人为之。诚恐后人而复矣后人也不亦良可悲乎!)来源和上官对比完全是二者格格不入!
其实我们的祖先和上官家族的祖先在各自的家谱中都叮嘱过后人二姓不能混之!只是我们这些后人没有好好的考证自己的姓氏,好好的看明祖先留给我们文字资料。有很多家族是因为没有家谱或没有看到过家谱才对这二姓的来源很茫然。不知道此姓非比姓历史来源!寻祖逆宗毕竟是好的但是认错自己的祖先那是万万不能的。现在很多地区二姓因为各种原因所混。我们不管是官还是上官同仁知其真正的来历者还是互相导告一下免于血脉不清姓氏相混!是东阳堂官姓的子孙也应该从上资料可以看出我们是和上官无关系的。我们家谱没有记载可别人上官家谱也清楚的阐明二姓官姓。我们应当明记于心!不要以错误的观点来误导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