惔 惔的意思 惔什么意思 惔的读音 惔的解释

惔
拼音 tán dàn 注音 ㄊㄢˊ ㄉㄢˋ
部首 忄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NOOY仓颉 PFF郑码 UUUO电码 8395
UNICODE 60D4四角 99089笔顺 丶丶丨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基本字义
tán ㄊㄢˊ
◎火烧:“忧心如惔。”
其他字义
dàn ㄉㄢˋ
1、淡泊:“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
2、恨。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談 | 徒甘 | 定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談 | 咸 | dam | dʰɑm |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噉 | 徒敢 | 定 | 談 | 上聲 | 感 | 開口一等 | 談 | 咸 | damx/daam | dʰɑm |
廣韻目次:去五十四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憺 | 徒濫 | 定 | 談 | 去聲 | 勘 | 開口一等 | 談 | 咸 | damh/damm | dʰɑm |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惔·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音談。燔也。从心炎聲。《詩·小雅》憂心如惔。《鄭箋》惔,燔也。憂心如火灼爛之矣。
又燎也。《詩·大雅》如惔如焚。《毛傳》惔,燎之也。
又《集韻》他甘切《韻會》他酣切,音
。
又《集韻》于廉切《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音炎。義
同。
又通作炎。詩如惔。《韓詩》作炎。《後漢》引《詩》亦作炎。《註》炎言熱氣盛也。◎按惔止有燔燎之義,俗混澹淡憺三字者,非詩言憂心如惔,不過謂憂心之至,如火之炎耳,非謂惔字爲憂也。若以惔字爲憂,何以曰如惔乎。字書辭不達意,當以註疏爲正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惔
憂也。从心炎聲。《詩》曰:“憂心如惔。”徒甘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也。从心。炎聲。此以形聲賅會意。徒甘切。八部。詩曰。憂心如炎。節南山。憂心如惔。許所據作憂心如炎。引之以朙會意也。此?,
引易之例。今更正。炎者,火光上也。憂心如之。故其字作惔。雲漢如惔如焚。亦如炎之誤。毛傳曰。惔,燎之也。
方言集汇
粤语:taam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tam2[梅县腔]tam2[海陆丰腔]tam2[客英字典]tam2
English
cheerful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惔,惔的意思,惔什么意思,惔的读音,惔的解释,惔字的意思,惔字什么意思,汉字惔的意思,惔怎么读,惔字拼音,惔字组词,惔字笔顺,惔字五笔,惔字部首,惔字区位码,惔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