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 悼的意思 悼什么意思 悼的读音 悼的解释

悼
拼音 dào 注音 ㄉㄠˋ
部首 忄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NHJH仓颉 PYAJ郑码 UIKE电码 1902
UNICODE 60BC四角 91046区位码 2131笔顺 丶丶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字义
dào ㄉㄠˋ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導 | 徒到 | 定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dauh/daw | dʰɑu |
词性变化
◎悼 dào
〈名〉
指年幼之人 [young]。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
详细字义
◎悼 dào
〈动〉
(1)(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2)同本义 [be afraid of]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3)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4)悲痛;哀伤 [mourn]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 宋,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5)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6)悼念 [mourn;grieve]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7)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英汉互译
grievemourn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悼·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廣韻》傷也。《詩·邶風》中心是悼。
又憐愛也。《禮·曲禮》七年曰悼,雖有罪,不加,憐其知未及,而非故犯也。
又懼也。《揚子·方言》楚謂懼曰悼。
又《諡法》中年早夭曰悼。《春秋》晉悼公。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悼
懼也。陳楚謂懼曰悼。从心卓聲。徒到切〖注〗臣鉉等曰:卓非聲,當从罩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懼也。陳楚謂懼曰悼。方言:,憮,矜,悼,憐,哀也。齊魯之閒曰矜,陳楚之閒曰悼,趙魏燕代之閒曰
,自楚之北郊曰憮,秦晉之閒或曰怀矜,或曰悼。按言甚明了。許易哀爲懼,未詳。方言又曰:悼,傷也。秦謂之悼。皆不訓懼。檜風:中心是悼。傳曰:悼,動也。於懼義相合。小雅:上帝甚蹈。傳曰:蹈,動也。謂蹈卽悼之叚借也,故鄭申之云蹈讀曰悼。从心卓聲。徒到切。二部。
方言集汇
粤语:dou6
客家话:[梅县腔]tau5[海陆丰腔]do6tau6[客英字典]tau5[宝安腔]tau5[客语拼音字汇]tau4to4[台湾四县腔]do5tau5
English
grieve, mourn, lament; grieved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