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 檄的意思 檄什么意思 檄的读音 檄的解释

檄
拼音 xí 注音 ㄒㄧˊ
部首 木部外笔画 13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左中右结构
五笔 SRYT仓颉 DHSK郑码 FNSM电码 2907
UNICODE 6A84四角 48940区位码 4713笔顺 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基本字义
xí ㄒㄧˊ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檄 | 胡狄 | 匣 | 錫開 | 入聲 | 錫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ghek/hek | ɣiek |
词性变化
◎檄 xí
〈动〉
(1)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又如: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详细字义
◎檄 xí
〈名〉
(1)(形声。本义:檄文)
(2)同本义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4)泛指信函 [letter]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英汉互译
a call to arms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檄·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3
《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切,
音薂。《說文》下尺書也。《顏師古曰》檄者,以木
爲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前漢·申屠嘉傳》爲檄召通。
又有急,則加以雞羽揷之,示速疾也。《史記·漢高紀》以羽檄徵天下兵。
又《韻會》陳彼之惡,說此之德,曉諭百姓之書也。
又曰:檄,皎也,明言此使令皎然而識也。漢《司馬相如·諭巴蜀檄》、魏《陳琳·討曹操檄》皆是。
又《逸雅》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
又長檄,印封長牒也。《後漢·安帝紀》民窮困道路,欲歸本郡,在所爲封長檄。
又檄櫂直上。《爾雅·釋木》無枝爲檄。
又檄糴,疾貌。《嵆康·琴賦》懰檄糴以奔邀。
又《唐韻》胡敎切,音效。《郭璞·蜜蜂賦》誅戮峻于鈇鉞,招徵速乎羽檄。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
據考證:〔櫂直上也。〕謹照爾雅註原文改檄櫂直上。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檄
二尺書。从木敫聲。胡狄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尺二書。各本作二尺書。小徐繫傳已佚。見韵會者作尺二書。葢古本也。李賢注光武紀曰。說文以木爲書。長尺二寸。謂之檄。以徵召也。與前書高紀注同。此葢出演說文。故語加詳。云尺二寸與鍇本合。但漢人多言尺一。未知其分別之詳。後漢書,水經注皆曰。李雲上書云。孔子言帝者,諦也。今尺一拜用。不經御省。是帝欲不諦乎。又後漢書儒林傳云。詔曰。乞楊生師。卽尺一出
。文
注引蕭子良古今篆
文體曰。鶴頭書,偃波書俱詔板所用。在漢時則謂之尺一
。獨
曰。策書長二尺。以命諸侯王三公。三公以罪免。亦賜策。以尺一木。從木。敫聲。胡狄切。古音在二部。
方言集汇
粤语:hat6
客家话:[客英字典]git7[陆丰腔]git7[梅县腔]git7[宝安腔]hit7git7[客语拼音字汇]had5[海陆丰腔]git7[台湾四县腔]git7
English
call arms; urgency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