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 缨的意思 缨什么意思 缨的读音 缨的解释
![缨](https://s.iapolo.com/zidian/pic/8/7F28.jpg)
缨繁体字 纓异体字 纓 绬
拼音 yīng 注音 ㄧㄥ
部首 纟部外笔画 11画总笔画 14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XMMV仓颉 VMBOV郑码 ZLLZ电码 4964
UNICODE 7F28四角 27144区位码 5107笔顺 フフ一丨フノ丶丨フノ丶フノ一
基本字义
缨(纓)
yīng ㄧㄥˉ
3、带子,绳子:长缨。
词性变化
◎缨
纓 yīng
〈动〉
(1)缠绕、系牵。通“婴” [twine]
而不缨垢氛。——谢灵运《述祖德》。李善注:“缨,绕也。”
(2)又如:缨情(犹系心)
(3)遭受 [suffer from]。如:缨缴(中箭。缴(zhuó):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详细字义
◎缨
纓 yīng
〈名〉
(1)(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同本义 [cap or hat ribbon]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
(4)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
(5)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leather ribbon]
咸龙旂而繁缨。——张衡《东京赋》。薛注:“缨,马鞅也。”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注:“缨,在马膺前如索帬。”
以缨拾矢可也。——《礼记·曲礼下》。注:“缨,缨卷也。”
(6)又如:缨缴(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缨铰(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比喻拘限)
(7)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tasse1]。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缨蕤(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
英汉互译
tassel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纓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正韻》於京切,音英。《說文》冠系也。《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註》今馬鞅。《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又《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義同。
據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謹照原文錫改鍚。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纓
冠系也。从糸嬰聲。於盈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冠系也。冠系,可以系冠者也。系者,係也。以二組系於冠卷結頣下是謂纓。與紘之自下而上系於筓者不同。冠用纓。冕弁用紘。纓以固武。卽以固冠。故曰冠系。玉藻之記曰。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緇布冠繢緌。諸侯之冠也。玄冠丹組纓。諸侯之齊冠也。玄冠綦組纓。士之齊冠也。許此冠字專謂冠,不該冕弁。从糸。嬰聲。於盈切。十一部。
方言集汇
粤语:jing1
English
a chin strap; tassel; to annoy, bother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