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 笋的意思 笋什么意思 笋的读音 笋的解释
![笋](https://s.iapolo.com/zidian/pic/17/7B0B.jpg)
笋繁体字 筍异体字 榫 筍
拼音 sǔn 注音 ㄙㄨㄣˇ
部首 竹部外笔画 4画总笔画 10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TVTR仓颉 HSK郑码 MXMA电码 4571
UNICODE 7B0B四角 88507区位码 4381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フ一一ノ
基本字义
sǔn ㄙㄨㄣˇ
1、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2、竹子的青皮:笋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3、古同“榫”。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筍 | 思尹 | 心 | 諄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sĭuĕn | synx/sviin |
词性变化
◎笋 sǔn
〈形〉
嫩的 [tender]。如:笋鸡;笋鸭
详细字义
◎笋
筍 sǔn
〈名〉
(1)(形声。从竹,尹(yǐn)声。本义:竹笋)
(2)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也叫“竹笋” [bamboo shoot]
筍,竹胎也。——《说文》。字亦作笋。
绚笋及蒲。——《诗·大雅·韩奕》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沈括《梦溪笔谈》
(3)又如:笋玉(喻指女人的手指);笋剥(像剥笋似地脱掉,剥光);笋枯(笋干);笋鞭(竹的地下茎);笋尖(笋的尖嫩部分);笋衣(笋壳)
(4)竹的青皮 [bamboo’s skin]
敷重笋席。——《书·顾命》。郑注:“析竹青皮也。”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5)又如:笋席(用篾青所编的竹席);笋鞋(以竹皮或笋壳做成的鞋)
(6)古代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横木 [bar]。如:笋业(悬钟磬的架子);
(7)同“榫”。器物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tenon]。如:笋里不知卯里(这一方面不知那一方面);笋头(榫头。竹、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英汉互译
bamboo shoot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部】
笋·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4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音隼。竹胎也。
又《本草》澤蘭,根名地笋,以根可食也。《集韻》本作筍。
(筍)〔古文〕《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正韻》聳允切,
音簨。《說文》竹胎也。《爾雅·釋草》筍,竹萌。《疏》竹初萌生謂之筍。《詩·大雅》其
維何,維筍及蒲。《陸璣疏》筍皆四月生,惟巴竹筍八月、九月生。始出地,長數寸,鬻以苦酒、
汁浸之,可以就酒及食。《唐書·百官志》司竹監掌植竹、葦,歲以筍供尚食。《本草》竹有雌雄,雌者多筍,於竹根行鞭時,掘取嫩者,謂之鞭筍。冬月掘大竹根下未出土者爲冬筍,
可鮮食,爲珍品。南人淡乾者爲玉版筍、明筍、火筍,鹽曝者爲鹽筍,
可爲蔬食。諸竹筍氣味甘,微寒,無毒。
又縣鐘磬之橫木曰筍,與簨同。《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註》樂器所懸橫曰筍,直曰虡。《疏》筍讀爲竹筍之筍。
又《類篇》於倫切。弱竹,可爲席。《書·顧命》敷重筍席。《傳》筍,蒻竹。徐云:竹子竹爲席。
又《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竹輿也。《公羊傳·文十五年》齊人歸公孫敖之喪,脅物而歸之,筍將而來也。《註》筍者,竹箯。一名編輿,齊、魯以北名之曰筍。《集韻》筍或作箰,俗作笋。簨字原从竹从巺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五】【竹部】筍
竹胎也。从竹旬聲。思允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竹胎也。醢人注曰。筍,竹萌。按許與鄭稍異。胎言其含苞。萌言其巳也。吳都賦曰。苞筍抽節。引伸爲竹靑皮之偁。尙書云?重筍席,禮器如竹箭之有筍,聘義浮筍旁達皆是。其音爲贇切。今字作筠。从竹。旬聲。思允切。十二部。今字作笋。
方言集汇
粤语:seon2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sun3[客英字典]ca5sun3[陆丰腔]sun3[宝安腔]sun3[海陆丰腔]sun3[梅县腔]sun3
English
bamboo shoots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