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 瘢的意思 瘢什么意思 瘢的读音 瘢的解释

瘢
拼音 bān 注音 ㄅㄢ
部首 疒部外笔画 10画总笔画 15画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86版 UTEC五笔98版 UTUC仓颉 KHYE郑码 TPQX电码 4057
UNICODE 7622四角 00147区位码 8103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ノフ丶一丶ノフフ丶
基本字义
bān ㄅㄢˉ
2、皮肤上的一点:“美玉可以减瘢。”
3、缺点或过失。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槃 | 薄官 | 並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buan | bʰuɑn |
详细字义
◎瘢 bān
〈名〉
(1)创伤或疮疖等愈后的疤痕 [scab;scar]
瘢,痍也。从疒,般声。——《说文》
瘢,痕也。——《苍颉篇》
视其面,果有瘢。——《汉书·朱博传》
(2)又如:瘢疣(瘢痕和赘疣);瘢夷(创伤)
(3)皮肤上的斑点 [mark]
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红楼梦》
(4)又如:瘢迹(瘢痕;痕迹)
(5)比喻缺点或过失 [error]。如:瘢疵;瘢痍(比喻过失,缺点)
英汉互译
scar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部】
瘢·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0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說文》痍也。《徐曰》痍處已愈,有痕曰瘢。《玉篇》瘡痕也。《釋名》瘢,漫也。生漫故皮也。《後漢·馬援傳》吳王好劒客,百姓多瘡瘢。
又馬脊瘡瘢曰瘢耆。《揚雄·長楊賦》鋋瘢耆,金鏃淫夷。《註》瘢耆,馬脊創瘢處也。
字原从口从兗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瘢
痍也。从疒般聲。薄官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痍也。長楊賦。鋋瘢耆。孟康曰。瘢耆,馬脊耆創瘢處。按古義傷處曰瘢。今義則少異。从
。般聲。薄官切。十四部。
方言集汇
粤语:baan1
客家话:[海陆丰腔]ban1pan2[客英字典]ban1[台湾四县腔]ban1pan2[宝安腔]ban1[梅县腔]ban1[客语拼音字汇]ban1
English
scar, mole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瘢,瘢的意思,瘢什么意思,瘢的读音,瘢的解释,瘢字的意思,瘢字什么意思,汉字瘢的意思,瘢怎么读,瘢字拼音,瘢字组词,瘢字笔顺,瘢字五笔,瘢字部首,瘢字区位码,瘢字成语
瘢字组词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