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 浯的意思 浯什么意思 浯的读音 浯的解释

浯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部首 氵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0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IGKG仓颉 EMMR郑码 VBXJ电码 3248
UNICODE 6D6F四角 31161区位码 6820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字义
wú ㄨˊ
◎〔浯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吾 | 五乎 | 疑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ŋu | ngo/ngu |
详细字义
◎浯 Wú
〈名〉
(1)水名 [Wu River]。在山东省东部。源出沂山东麓,东北流经安丘、诸城两县境入潍河
(2)山名 [Wu mountain]。在山东省莒县北,又名巨平山、壶山
浯水注之。水出 浯山,世谓之巨平山也。——《水经注》
(3)古地名。即“苍梧” [Wu,an ancient place]。在今广西境内
以像湡、 浯。——《淮南子》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浯·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水名。《說文》水出琅邪靈門壷山,東北入濰。
又溪名。《廣輿記》浯溪,在永州府祁陽縣。
又江名。《陳懋仁·泉南雜志》泉州有浯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浯
水。出琅邪靈門壺山,東北入濰。从水吾聲。五乎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浯水。出琅邪靈門壷山。東北入濰。琅邪郡靈門,見前志。今山東沂州府莒州州北百二十里有靈門城。前志靈門下曰。壷山,浯水所出。東北入淮。淮當作維。字之誤也。水經注曰。濰水,又北逕平昌縣故城東。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山。世謂之巨平山。許愼言水出靈門山。世謂之浯汶矣。其水東北逕姑幕縣故城東。又東北逕平昌縣故城北。又東北流,注於濰水。今浯水自莒州流入渚城縣畍。東北流,逕安丘縣東南入濰水。从水。吾聲。五乎切。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ng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ng2ngu2[客英字典]ng2[海陆丰腔]ng2ngu2
潮州话:污5(娱)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浯,浯的意思,浯什么意思,浯的读音,浯的解释,浯字的意思,浯字什么意思,汉字浯的意思,浯怎么读,浯字拼音,浯字组词,浯字笔顺,浯字五笔,浯字部首,浯字区位码,浯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