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標的意思 標什么意思 標的读音 標的解释

標简体字 标异体字 墂 幖 标
拼音 biāo 注音 ㄅㄧㄠ
部首 木部外笔画 11画总笔画 15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SFI仓颉 DMWF郑码 FFBK电码 2871
UNICODE 6A19四角 41991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字义
標(标)
biāo ㄅㄧㄠˉ
1、樹梢。《玉篇·木部》:“標,木末也。”《文選·盧諶·贈劉琨詩》:“綿綿女蘿,施于松標。”
2、末尾。指非根本的事物。如:“治標”。《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標。”尹知章·注:“標,末也。”《淮南子·天文》:“物類相動,本標相應。”
3、表記、符號。如:“商標”、“路標”、“音標”、“游標”、“浮標”。唐·李白《蜀道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4、旗幟。宋·陶穀《清異錄·卷四·火龍標》:“梁祖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緩急之際,用以揮軍,祖自目為火龍標。”
5、準則、榜樣。《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封神演義·第二回》:“且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下將化之。”
6、授給競賽中優勝者的獎勵品。如:“錦標”、“奪標”。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日祠山聖誕》:“其龍舟遠列成行,而先進者得捷取標賞,聲喏而退,餘者以錢酒支犒也。”
7、對一定數量的工程或商品,照一定的標準估定的價目。如:“底標”、“投標”、“開標”、“招標”。
8、清末陸軍編制,以三營為一標,相當於今日陸軍的團。
9、特出、揭舉。如:“標榜”、“標新立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唐·李白《明堂賦》:“遠則標熊耳以作揭,豁龍門以開關。”
10、表明、顯示。如:“標示”、“標明”、“標價”。《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梅標清骨,蘭挺幽芳。”
12、才能出眾,很有本事的樣子。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三折》:“我做大將甚是標,兵書戰策不曾學,聽的廝殺推害病,正是買賣歸來汗未消。”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我做廚子實是標,偏能蒸作快烹炰。”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飊 | 甫遙 | 幫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pĭɛu | pjeu/pieu |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褾 | 方小 | 幫 | 宵A | 上聲 | 篠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pĭɛu | pjeux/piev |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標·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遙切,
音猋。木末也。《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又高枝曰標。《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又表也。《禮·投壺》疏: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又旌旗也。《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又標樹,位置也。《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又書也。《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又《說文》敷沼切,音縹。《廣韻》方小切,音。義
同。《說文》作
。
據考證:〔《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謹按此孔疏非經文。謹照原書投壺下增疏字。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標
木杪末也。从木聲。敷沼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木杪末也。杪末,謂末之細者也。古謂木末曰本標。如素問有標本病傳論是也。亦作本剽。如莊子云有長而無本剽者是也。標在冣上。故引伸之義曰標舉。肆師。表齍盛吿絜。注云。故書表爲剽。剽表皆謂徽識也。按表剽皆同標。從木。票聲。敷沼切。二部。
方言集汇
粤语:biu1
客家话:[客英字典]piau1biau1[海陆丰腔]piau1biau1[梅县腔]biau1[陆丰腔]piau1[客语拼音字汇]beu1biau1peu1piau1[宝安腔]biau1piau1[东莞腔]biau1[台湾四县腔]peu1piau1beu1biau1
潮州话:颇妖1波腰1,piou1/piao1(phiau)biê1/bio1(pie)
English
a mark, symbol, label, sign; standard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