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 瓣的意思 瓣什么意思 瓣的读音 瓣的解释

瓣
拼音 bàn 注音 ㄅㄢˋ
部首 瓜部外笔画 14画总笔画 19画结构 左中右结构
五笔 URCU仓颉 YJHOJ郑码 SEPS电码 3904
UNICODE 74E3四角 00441区位码 1674笔顺 丶一丶ノ一一ノノノフ丶丶丶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字义
bàn ㄅㄢˋ
1、组成花冠的各片:花瓣。
2、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片状物:豆瓣儿。蒜瓣儿。
3、物体破裂分成的部分。
4、量词。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十一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瓣 | 蒲莧 | 並 | 山開 | 去聲 | 諫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bʰæn | brenh/baenn |
词性变化
◎瓣 bàn
〈量〉
用于花瓣、叶片或种子、果实、球茎分开的小块儿 [segment]
种柳,先于土坑中置蒜一瓣,甘草一寸,永不生虫。——《格物粗谈》
详细字义
◎瓣 bàn
〈名〉
(1)(形声。从瓜,辡(biǎn)声。本义:瓜类的籽)
(2)同本义 [melon seeds]
瓣,瓜中实也。——《说文》
瓠栖瓣。——《尔雅》。按,今曰瓜子仁。
水中有甘蔗,及梅李核瓜瓣。——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
(3)瓜果的分瓤 [pulp]
朱橘香苞数瓣分。——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
(4)又如:橘瓣,瓜瓣
(5)组成花冠的各片 [petal]。如:花瓣
(6)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片状物 [segment]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红楼梦》
(7)又如:豆瓣;蒜瓣
(8)物体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 [section]。如:七棱八瓣;摔成几瓣
英汉互译
petallamellavalove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瓜部】
瓣·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4
《唐韻》蒲莧切《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辦。《說文》瓜中實。《徐曰》瓜也。一名瓠犀也。《廣韻》瓜瓠瓣也。《增韻》瓜之觚
也。《爾雅·釋草》瓠棲瓣。《註》瓠中瓣也。《疏》瓣,瓠中瓣也。一名瓠棲,人之齒美者似之。《謝惠連·祭古冢文》及梅李核瓜瓣。
又果瓣。《仙傳拾遺》羅公遠取柑嗅之,後明皇取食,千餘枚皆缺一瓣。
又《集韻》《韻會》薄閑切《正韻》蒲閑切,辦平聲。
又《集韻》匹見切,音片。義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瓜部】瓣
瓜中實。从瓜辡聲。蒲莧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瓜中實也。衛風。齒如瓠棲。釋草及毛傳曰。瓠棲,瓠瓣也。瓜中之實曰瓣。實中之可食者當曰人。如桃杏之人。从瓜。辡聲。蒲莧切。古音葢在十二部。
方言集汇
粤语:baan6faan6
客家话:[海陆丰腔]pan6ngiam5pien6[客英字典]pan5[台湾四县腔]pan5ngiam5pien5[东莞腔]pan3[宝安腔]pan3[梅县腔]pan5[客语拼音字汇]ban3fan3pan4
English
petal; segment; valves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