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 旭的意思 旭什么意思 旭的读音 旭的解释
![旭](https://s.iapolo.com/zidian/pic/12/65ED.jpg)
旭异体字 旮
拼音 xù 注音 ㄒㄩˋ
部首 日部外笔画 2画总笔画 6画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 VJD仓颉 KNA郑码 QYK电码 2485
UNICODE 65ED四角 46010区位码 4881笔顺 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字义
xù ㄒㄩˋ
1、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旭日东升。朝(zhāo)旭。
2、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旭 | 許玉 | 曉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xĭwok | hyuk/xivk |
词性变化
◎旭 xù
〈名〉
(1)初出的太阳,晨曦 [rising sun]。如:旭光(朝阳之光);旭景(朝阳)
(2)光 [light]
玄门一掩,寒灯无旭。——唐·佚名《处士张兴墓志铭》
(3)姓
详细字义
◎旭 xù
〈形〉
(1)(形声。从日,九声。本义:太阳初出的样子)同本义 [sunrise;rays of the rising sun]
旭,日旦出貌。——《说文》
旭日始旦。——《诗·邶风·匏有苦叶》
方出旭旭。——《太玄·从》。注:“未明之间。”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晋·陶潜《归园田居》
(2)又如:旭旭(日将出的样子)
英汉互译
brilliance of the rising sun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部】
旭·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廣韻》許玉切《集韻》《韻會》吁玉切,音勗。《說文》日旦出貌。讀若勗。一曰明也。《詩·邶風》旭日始旦。《疏》旭者,明著之名。《朱傳》日初出貌。
又《爾雅·釋訓》旭旭,蹻蹻,憍也。《註》皆小人得意憍蹇之貌。
又《前漢·揚雄傳》嘻嘻旭旭。《註》師古曰:自得之貌也。
又《前漢·揚雄傳》洶洶旭旭。《文選·李善註》鼓動之聲也。
又《集韻》許元切,音暄。
又許皓切,音好。義同。
又《韻補》叶已有切。《揚子·太經》方出旭旭,朋從爾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日部】旭
日旦出皃。从日九聲。若勖。一曰明也。許玉切〖注〗臣鉉等曰:九非聲。未詳。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日旦出皃。邶風。旭日始旦。傳曰。旭者,日始出。謂大昕之時。旭與曉雙聲。釋訓曰。旭旭,蹻蹻,憍也。郭云。皆小人得志憍蹇之皃。此其引伸叚借之義也。今詩旭旭作好好。同音叚借字也。从日。九聲。讀若好。好各本作勖。誤。今依詩音義訂。按音義云許玉反。徐又許九反。是徐讀如朽。朽卽好之古音。朽之入聲爲許玉反。三讀皆於九聲得之。不知何時許九誤爲許元。集韵,類篇皆云許元切。徐邈讀今之音義又改元爲袁。使學者求其說而不能得矣。大徐許玉切。三部。一曰朙也。此別義也。明謂日之明。引伸爲凡明之偁。
方言集汇
粤语:juk1
客家话:[梅县腔]hiuk7[宝安腔]hiuk7[客英字典]hiuk7[陆丰腔]hiuk7[客语拼音字汇]hiug5[海陆丰腔]hiuk7[台湾四县腔]hiuk7
English
rising sun; brilliance; radian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