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 巷的意思 巷什么意思 巷的读音 巷的解释

巷异体字 衖 閧 闂 鬨
拼音 xiàng hàng 注音 ㄒㄧㄤˋ ㄏㄤˋ
部首 巳部外笔画 6画总笔画 9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AWNB仓颉 TCRU郑码 EAOY电码 1574
UNICODE 5DF7四角 44717区位码 4779笔顺 一丨丨一ノ丶フ一フ
基本字义
xiàng ㄒㄧㄤˋ
◎胡同,里弄:小巷。陋巷。穷巷。巷陌(街道)。巷战(在城市街巷里进行的战斗)。穷街陋巷。
其他字义
hàng ㄏㄤˋ
1、〔巷道〕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
2、义同(一)。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四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巷 | 胡絳 | 匣 | 江 | 去聲 | 絳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ɣɔŋ | ghrungh/heonq |
详细字义
◎巷 hàng
〈名〉
(1)矿坑里的通道 [tunnel]。如:平巷;煤巷;风巷
(2)另见 xiàng
基本词义
◎巷 xiàng
〈名〉
(1)同本义。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alley;lane]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辛弃疾《永遇乐》
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巷哭声相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又如:巷口(里弄的出入口);巷言,巷议(于里巷中议论是非)
(3)住宅 [residence]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4)另见 hàng
英汉互译
alleylane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己部】
巷·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唐韻》胡絳切《集韻》《正韻》戸降切,學去聲。《說文》里中道。从邑,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廣韻》街巷也。《增韻》直曰街,曲曰巷。《詩·鄭風》巷無居人。《註》里塗也。
又《增韻》宮中長廡相通,曰永巷。《列女傳》周宣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三輔黃圖》永巷,宮中之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武帝時改爲掖庭,置獄焉。
又《增韻》永巷,天子公侯通稱。《唐書·郭子儀傳》宅居親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
又巷伯,奄官。《詩·小雅·巷伯箋》巷伯,奄官。掌王后之命,於宮中爲近,故謂之巷伯。
又與衖通。《玉篇》衖亦作巷。《韻會》三蒼云:街,交道也。衖,宮中別道也。《屈原·離騷》五子用失乎家衖。
又《韻會》一作閧。《揚子·學行篇》一閧之市。
又叶胡貢切,紅去聲。《詩·鄭風》俟我乎巷兮,侮予不送兮。
方言集汇
粤语:hong6
客家话:[海陆丰腔]hong6[客英字典]hong5[客语拼音字汇]hong4[梅县腔]hong3[台湾四县腔]hong5[沙头角腔]hong5[宝安腔]hong3[陆丰腔]hong6[东莞腔]hong5
English
alley, lan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