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 带的意思 带什么意思 带的读音 带的解释

带繁体字 帶异体字 帶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部首 巾部外笔画 6画总笔画 9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GKPH仓颉 TJBLB郑码 EWLI电码 1601
UNICODE 5E26四角 44227区位码 2088笔顺 一丨丨丨丶フ丨フ丨
基本字义
带(帶)
dài ㄉㄞˋ
1、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
7、捎,连着,顺便做:连带。带职。带累(lěi)(连累)。话中带刺。
10、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带。
词性变化
◎带
帶 dài
〈动〉
(1)佩带 [wear]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2)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3)携带 [bring]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4)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5)抚养 [bring up]。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6)引导某人或某物 [lead]。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7)兼管 [also;be concurrently in charge of;look after]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8)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have]。如:带叶子的橘子
◎带
帶 dài
(1)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also]。如:[他]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2)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and little]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详细字义
◎带
帶 dài
〈名〉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同本义 [broad belt]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3)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4)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belt]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姚鼐《登泰山记》
(5)又如:裤带;鞋带
(6)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zone]。如:温带
(7)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8)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如:饱和带
(9)轮胎 [car tire]。如:车带;里带;外带
(10)妇科病名 [gyrecological disease]。如:白带;赤带
英汉互译
cincturecingulumfasciastrapstriptaeniazoster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部】
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
。《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
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又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又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又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據考證:〔《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革大帶也。〕謹照原文革改帶。〔《楚辭·九歌》荷衣分蕙帶,鯈而來兮忽而逝。〕謹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巾部】帶
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當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紳也。糸部曰:紳,大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古本皆如此。毛本依小徐,誤。内則曰:男鞶革,女鞶絲。革部鞶下云:大
也。男子
鞶,婦人帶絲。按古有大
,有革
。革
以繫佩韍而後加之大
,則革
統於大
,故許於紳,於鞶皆曰大
,實則内則之鞶專謂革
。此偁内則者,謂鞶統於紳,佩繫於鞶也。象繫佩之形。謂卌也。佩必有巾,从重巾。謂凧也。當葢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daai2daai3
English
belt, girdle, band, strap, zon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