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 唱的意思 唱什么意思 唱的读音 唱的解释

唱异体字 倡 昌 誯
拼音 chàng 注音 ㄔㄤˋ
部首 口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KJJG仓颉 RAA郑码 JKK电码 0788
UNICODE 5531四角 66060区位码 1910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一
基本字义
chàng ㄔㄤˋ
1、依照乐(yuè ㄩㄝˋ)律发声:唱歌。唱腔。唱段。唱功。唱和(hé ㄏㄜˊ)。歌唱。
4、古同“倡”,倡导。
5、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唱 | 尺亮 | 昌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ɕʰĭaŋ | chjangh/tcanq |
词性变化
◎唱 chàng
〈名〉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详细字义
◎唱 chàng
〈动〉
(1)(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英汉互译
sing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唱·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唱
導也。从口昌聲。尺亮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導也。鄭風曰。唱予和女。从口。昌聲。尺亮切。十部。古多以倡字爲之。
方言集汇
粤语:coeng3
客家话:[梅县腔]chong5[海陆丰腔]chong5[客英字典]chong5[东莞腔]cong5[客语拼音字汇]cong4[陆丰腔]chong5[沙头角腔]cong5[台湾四县腔]cong5[宝安腔]cong5
English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