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 黜的意思 黜什么意思 黜的读音 黜的解释

黜异体字 詘
拼音 chù 注音 ㄔㄨˋ
部首 黑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LFOM仓颉 WFUU郑码 LKZZ电码 7819
UNICODE 9EDC四角 62372区位码 8777笔顺 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フ丨丨フ丨
基本字义
chù ㄔㄨˋ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黜 | 丑律 | 徹 | 術 | 入聲 | 質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thryt/thvit | ţʰĭuĕt |
详细字义
◎黜 chù
〈动〉
(1)(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2)降职或罢免 [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高适《书博鸡者事》
理乱不知,黜涉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又如:罢黜百家;黜落(罢免,除名);黜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黜放(革职放逐)
(4)废除;取消 [abolish;abandon;annul]
汤既黜 夏命。——《书·汤诰序》
爱季佗而黜 仆。——《左传·文公十八年》
王黜翟后。——《国语·周语》
君将黜嗜欲。——《庄子·徐无鬼》
(5)又如:黜华(摈除文饰,不事虚华)
英汉互译
dismiss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黑部】
黜·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5
《唐韻》丑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音怵。《說文》貶下也。《玉篇》退也,貶也,下也,去也,放絕也,減也。《六書故》
斥汙闇也。《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通作絀。《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或作詘。別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黑部】黜
貶下也。从黑出聲。丑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貶下也。玉篇云。貶也,下也。按當作貶也下色也五字。貶也者,黜陟之義也。下色也者,爲从黑張本也。古或叚詘,絀爲之。从黑。出聲。丑律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ceot1zeot1zyut6
客家话:[海陆丰腔]tut7[客英字典]tut7[客语拼音字汇]cug6zod5[梅县腔]zhot7[台湾四县腔]tut7[宝安腔]cut7tut7
English
dismiss; demote, downgrad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