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 鄄的意思 鄄什么意思 鄄的读音 鄄的解释

鄄异体字 甄
拼音 juàn 注音 ㄐㄩㄢˋ
部首 阝部外笔画 9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FBH仓颉 MGNL郑码 FJBY电码 6761
UNICODE 9104四角 17127区位码 5918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一丨一フ丨
基本字义
juàn ㄐㄩㄢˋ
◎〔鄄城〕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絹 | 吉掾 | 見 | 仙A合 | 去聲 | 霰 | 合口三等 | 仙A | 山 | kjyenh/kvenn | kĭwɛn |
详细字义
◎鄄 Juàn
〈名〉
(1)古地名 [Juan city]
(2)春秋卫邑。汉为鄄城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北旧城
(3)周邑
王使 刘子复之,盟于 鄄而入。——《左传》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鄄·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五音集韻》古縣切,音絹。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衞侯、鄭伯于鄄。《註》今東郡鄄城是也。《通雅》鄄城,古顓頊之墟,春秋衞成公都此,漢爲濟隂鄄城縣,今爲山東濮州,屬東昌府。
又周邑。《左傳·成十一年》王使劉子復之盟于鄄而入。
又《集韻》諸延切,音旃。稽延切,音堅。之人切,音眞。於巾切,音駰。義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鄄
衞地。今濟陰鄄城。从邑垔聲。吉掾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矦,宋公,衞矦,鄭伯于鄄。十五年。復會于鄄。十九年。公子吉及齊矦,宋公盟于鄄。襄十四年。衞獻公如鄄出奔齊。哀十七年。晉伐衞。衞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旣而衞矦自鄄入。杜曰。鄄,衞地。今東郡甄城是也。今濟陰鄄城。二志同。謂在周曰鄄。在漢爲鄄城縣也。今山東曹州府濮州州東二十里有鄄城廢縣。从邑。聲。吉掾切。古音在十二部。左傳杜注作甄城音眞可證也。
方言集汇
粤语:gyun3
客家话:[海陆丰腔]gien5rin1[客英字典]gen5[台湾四县腔]gien5jin1[客语拼音字汇]yin1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鄄,鄄的意思,鄄什么意思,鄄的读音,鄄的解释,鄄字的意思,鄄字什么意思,汉字鄄的意思,鄄怎么读,鄄字拼音,鄄字组词,鄄字笔顺,鄄字五笔,鄄字部首,鄄字区位码,鄄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