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參的意思 參什么意思 參的读音 參的解释

參简体字 参异体字 三 傪 参 叄 叅 摻 曑 葠 蓡 蔘 參
拼音 cān shēn cēn sān 注音 ㄘㄢ ㄕㄣ ㄘㄣ ㄙㄢ
部首 厶部外笔画 9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CCCE仓颉 IIIH郑码 ZSOP电码 0639
UNICODE 53C3四角 23202笔顺 フ丶フ丶フ丶ノ丶ノノノ
基本字义
cān ㄘㄢˉ
3、檢驗,用其他有關材料來研究,考證某事物:參考。參照。參省(xǐng)(檢驗省察)。參看。參閱。參檢。
其他字义
shēn ㄕㄣˉ
7、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參商(“參星”和“商星”,此出則彼沒,兩不相見;喻親友隔離不得相見或彼此對立不和睦)。參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參星酉時現於西方,辰星卯時出於東方;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
cēn ㄘㄣˉ
9、〔參差(cī)〕長短不齊,如“參 參不齊”、“參 參錯落”。
sān ㄙㄢˉ
10、古同“三”,三的大寫。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森 | 所今 | 生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ʃĭĕm | srim/shym |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嵾 | 楚簪 | 初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ʧʰĭĕm | chrim/chym |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參 | 倉含 | 清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tsʰɒm | chom/com |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三 | 蘇甘 | 心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sam |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謲 | 七紺 | 清 | 覃 | 去聲 | 勘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tsʰɒm | chomh/comm |
康熙字典
【子集下】【厶部】
參·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9
〔古文〕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倉含切,音驂。《集韻》謀度也,閒厠也。
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
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
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
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
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又《韻會》叢立貌。《束皙·補亡詩》參參其穡。《論語》立則見其參於前。
又姓。《廣韻》祝融之後。
又人參。藥名。本作薓。
又《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音嵾。《廣韻》同嵾。嵾嵳,不齊貌。《詩·周南》參差荇菜。
又《張衡·思賦》長余佩之參參。《註》長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桑感切,音糝。雜也。《韻會》與糝同。《周禮·天官·司裘註》大射,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
又《正韻》七紺切,音摻。曲名。
又參鼓,亦作摻鼓。
又與三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分去一。
據考證:〔《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爲衡石。〕謹照原文爲字上增是字。〔《張衡·思元賦》長金佩之參參。〕謹照原文金佩改余佩。
方言集汇
粤语:caam1cam1saam1sam1
客家话:[海陆丰腔]cam1[东莞腔]cam1sem1[梅县腔]sem1sem3sem5cam1[宝安腔]cam1|sem1[客英字典]cam1sem1[台湾四县腔]cam1[客语拼音字汇]cam1sem1[陆丰腔]cam1sem1[梅县腔]sem1
潮州话:〖cam1(tsham)[澄海]cang1〗〖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san1(saⁿ)〗
English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