牼 牼的意思 牼什么意思 牼的读音 牼的解释

牼
拼音 kēng 注音 ㄎㄥ
部首 牜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TRGA五笔98版 CGVA仓颉 HQMVM郑码 MBHB电码 8721
UNICODE 727C四角 21512笔顺 ノ一丨一一フフフ一丨一
基本字义
kēng ㄎㄥˉ
1、牛胫骨。
2、古通“顅”,颈长。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鏗 | 口莖 | 溪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khreng/qaeng | kʰæŋ |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莖 | 戸耕 | 匣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ghreng/haeng | ɣæŋ |
详细字义
◎牼 kēng
〈名〉
牛膝下的直骨,即牛胫骨 [shin bone of cows]
牼,牛膝下骨也。从牛,坙声。人曰胫,牛牼。——《说文》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部】
牼·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音鏗。《說文》牛膝下骨也。
又人名。《春秋·襄十七年》邾子牼卒。《左傳·昭二十年》使少司牼以歸。《孟子》宋牼將之楚。
又《廣韻》戸耕切《集韻》何耕切,音莖,義同。《春秋·邾子牼釋文》徐音戸耕反。
又《集韻》丘閑切,音慳。
又《集韻》古定切《類篇》吉定切,音徑。義
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牛部】牼
牛厀下骨也。从牛巠聲。《春秋傳》曰:“宋司馬牼字牛。”口莖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牛厀下骨也。牛脛也。脛者,骹也。从牛。巠聲。口莖切。十一部。春秋傳宋司馬牼字牛。按仲尼弟子列傳。宋司馬耕字牛。左傳哀十四年。兩書司馬牛。不偁其名。許云司馬牼。豈卽司馬耕與。外此昭卄年,卄一年宋有華牼。孟子書有宋牼。皆不傳其字。
方言集汇
粤语:hang1
客家话:[客英字典]gin1[台湾四县腔]gin1gen1[海陆丰腔]gin1gen1
English
man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牼,牼的意思,牼什么意思,牼的读音,牼的解释,牼字的意思,牼字什么意思,汉字牼的意思,牼怎么读,牼字拼音,牼字组词,牼字笔顺,牼字五笔,牼字部首,牼字区位码,牼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