耜 耜的意思 耜什么意思 耜的读音 耜的解释

耜异体字 梩
拼音 sì 注音 ㄙˋ
部首 耒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DINN五笔98版 FSNG仓颉 QDRLR郑码 CKY电码 5091
UNICODE 801C四角 57977区位码 8174笔顺 一一一丨ノ丶丨フ一フ一
基本字义
sì ㄙˋ
◎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似 | 詳里 | 邪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zsix/sziio | zĭə |
词性变化
◎耜 sì
〈动〉
引申为以耜铲土 [spade]
薙氏掌杀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礼·薙氏》
详细字义
◎耜
梩 sì
〈名〉
(1)(形声。从耒,以声。耒(lěi),翻土的工具。本义: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 [spade-like plough]
字亦作耜。
耜,来下剌臿也。古以木为之,后世以金。——《六书故》
斵木为耜。——《易·系辞》
禹亲自操耜。——《庄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
脩来耜。——《礼记·月令》
(2)民无悬耜,野无奥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耒部】
耜·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廣韻》詳里切《集韻》象齒切《韻會》序姊切,音似。《說文》臿也。本作
,今文作耜。《玉篇》耒端木。《廣韻》耒耜,世本曰:倕作耜。古史考曰:神農作耜。《易·繫辭》斵木爲耜。《詩·小雅》以我覃耜,俶載南畝。《禮·月令》季冬之月,命農計耦耕事,修耒耜。《註》耜者,耒之金也。廣五寸。《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耜廣五寸,二耜爲耦。《疏》耜謂耒頭金,金廣五寸。《釋名》耜,似也,似齒之斷物也。《說文》或作梩。《集韻》亦或作
、
、
,又作枱、
。
據考證:〔《易·繫辭》斷木爲耜。〕謹照原文斷木改斵木。
方言集汇
粤语:zi6
客家话:[海陆丰腔]sii5si5[客语拼音字汇]si4[台湾四县腔]sii5si5[客英字典]sii5cih5[梅县腔]se5
English
spade-shaped tool; plow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