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郎的意思 郎什么意思 郎的读音 郎的解释

郎异体字 郞 郒 郎
拼音 láng làng 注音 ㄌㄤˊ ㄌㄤˋ
部首 阝部外笔画 6画总笔画 8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YVCB五笔98版 YVBH仓颉 IINL郑码 SXY电码 6745
UNICODE 90CE四角 37727区位码 3241笔顺 丶フ一一フ丶フ丨
基本字义
láng ㄌㄤˊ
3、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4、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5、姓。
其他字义
làng ㄌㄤˋ
◎〔屎壳郎〕“蜣螂”的俗称。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郎 | 魯當 | 來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lang | lɑŋ |
详细字义
◎郎 láng
〈名〉
(1)(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古地名。春秋鲁邑 [Lang town]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 郎。
(3)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an official title under the monarchy]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my darling;husband]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女婿,女儿的丈夫 [son-in-law]。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称别人的儿子 [son]。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youth]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worker]。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man]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仆人称主人为郎 [landlord]
为两郎僮。——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16)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17)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veranda;covered corridor]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通“廊”。朝廷 [court]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魏·钟繇《宣示帖》
英汉互译
man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郎
魯亭也。从邑良聲。魯當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魯亭也。春秋隱元年。費伯率師城郎。桓四年。公狩于郎。十年。齊矦衞矦鄭伯來戰于郎。莊八年。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三十一年。築臺于郎。哀十一年。戰于郊。檀弓作戰於郎。鄭曰。郎,魯近邑也。杜云。郎,魯邑。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郎亭。按以郎爲男子之偁及官名者,皆良之假借字也。从邑。良聲。魯當切。十部。
方言集汇
粤语:long4
客家话:[陆丰腔]long3[宝安腔]long2[梅县腔]long2[东莞腔]long3[客语拼音字汇]long2
English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