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 瞪的意思 瞪什么意思 瞪的读音 瞪的解释

瞪
拼音 dèng 注音 ㄉㄥˋ
部首 目部外笔画 12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HWGU仓颉 BUNOT郑码 LXJU电码 4223
UNICODE 77AA四角 62018区位码 2141笔顺 丨フ一一一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基本字义
dèng ㄉㄥˋ
2、睁大眼睛发呆:目瞪口呆。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橙 | 宅耕 | 澄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dreng/daeng | ɖʰæŋ |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澂 | 直陵 | 澄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dring/diong | ɖʰĭəŋ |
廣韻目次:去四十七證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瞪 | 丈證 | 澄 | 蒸 | 去聲 | 徑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dringh/dionq | ɖʰĭəŋ |
词性变化
◎瞪 dèng
〈形〉
(1)用力睁大 [眼睛] [open one's eyes wide]
瞪,怒目直视貌。——《玉篇》
往往瞪视而诟詈之。——《宋史·盛度传》
(2)又如:瞪瞢(视而不见的样子);瞪愕(张目吃惊的样子)
详细字义
◎瞪 dèng
〈动〉
(1)睁大眼睛直视 [stare;glare]
瞪,直视貌。——《广韵》
文瞪眸不转。——《晋书·郭文传》
齐首目以瞪眄。(眄:斜视)——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2)又如:瞪目(睁大眼睛直视);瞪瞪(睁大眼睛直视的样子;发呆的样子)
英汉互译
open widestareglare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
瞪·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2
《廣韻》直庚切《集韻》《韻會》《正韻》除庚切,音棖。直視也。《晉書·郭文傳》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唐書·杜甫傳》甫嘗醉登嚴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宋史·盛度傳》度體肥,艱於拜起,賔客有拜之者,則瞪視而詬詈之。
又《廣韻》宅耕切,音橙。
又《廣韻》直陵切《集韻》持陵切,音澄。
又《廣韻》丈證切《集韻》《韻會》澄應切,澄去聲。義
同。《集韻》與盯眙同。《正字通》通作瞠。
方言集汇
粤语:cing4dang6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tsiin2cang5dang1[客英字典]chin2[海陆丰腔]chin2cang5dang1[梅县腔]chin1cang5[宝安腔]cang2den5[东莞腔]den1[客语拼音字汇]dang1den1ten4
English
stare a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