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 淞的意思 淞什么意思 淞的读音 淞的解释

淞
拼音 sōng 注音 ㄙㄨㄥ
部首 氵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中右结构
五笔 ISWC仓颉 EDCI郑码 VFOZ电码 3247
UNICODE 6DDE四角 38132区位码 6833笔顺 丶丶一一丨ノ丶ノ丶フ丶
基本字义
sōng ㄙㄨㄥˉ
◎〔淞江〕水名,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松 | 祥容 | 邪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zsyung/szivng | zĭwoŋ |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蜙 | 息恭 | 心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syung/sivng | sĭwoŋ |
详细字义
◎淞 sōng
〈名〉
(1)同“凇”。水气凝结成的冰花 [ice bloom]
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宋·曾巩《雾淞》
(2)中国江名 [Song River]。淞江,通称“吴淞江”。发源于太湖,到上海跟黄浦江合流入长江
淞,水名,在 吴。——《广韵》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淞·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廣韻》息恭切《集韻》《韻會》思恭切,音蜙。江名。今作松。
方言集汇
粤语:sung1
客家话:[海陆丰腔]ciung2[梅县腔]siung1ciung2[台湾四县腔]ciung2[宝安腔]ziung2[客英字典]siung1ciung2[客语拼音字汇]sung1xiung1
潮州话:思翁5[潮阳]思雍5(松),song5(sông)[潮阳]siong5(siông)
English
name of a river in Jiangsu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淞,淞的意思,淞什么意思,淞的读音,淞的解释,淞字的意思,淞字什么意思,汉字淞的意思,淞怎么读,淞字拼音,淞字组词,淞字笔顺,淞字五笔,淞字部首,淞字区位码,淞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