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 鞞的意思 鞞什么意思 鞞的读音 鞞的解释
鞞异体字 郫 琕 鞸 韠
拼音 bǐng pí bì bēi 注音 ㄅㄧㄥˇ ㄆㄧˊ ㄅㄧˋ ㄅㄟ
部首 革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AFRF仓颉 TJHHJ郑码 EENE电码 7260
UNICODE 979E四角 46540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字义
bǐng ㄅㄧㄥˇ
◎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其他字义
pí ㄆㄧˊ
◎古同“鼙”,鼓名:“召令习鼓鞞。”
bì ㄅㄧˋ
◎古同“韠”,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
bēi ㄅㄟˉ
◎〔牛鞞〕古县名。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卑 | 府移 | 幫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pje/pie | pʰiei |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鼙 | 部迷 | 並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be/bei | bʰiei |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并弭 | 幫 | 支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piex/pyee | pĭe |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鞞 | 補鼎 | 幫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pengx/penk | pieŋ |
详细字义
◎鞞 bǐng
〈名〉
(1)刀鞘 [sheath of a knife]
请令以鱼皮之鞞为献。——《逸周书·王会》
(2)又如:鞞琫(刀鞘上的装饰物);鞞芾(刀鞘和蔽膝)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部】
鞞·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8
《唐韻》幷頂切《集韻》《韻會》補鼎切,音。《說文》刀室也。《玉篇》劒削也。《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鞘也。《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
又《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
又《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義同。《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西謂之鞞。《註》鞞,方婢反。
又《廣韻》府移切,音。牛鞞,縣名,在蜀。《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牛鞞縣。《註》孟康曰:鞞音髀。師古曰:必爾反。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本作郫。詳邑部郫字註。
又《廣韻》部迷切《集韻》《韻會》騈迷切,音椑。《詩·周頌·應田縣鼓傳》應,鞞鼓也。《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疏》釋名,鞞,助也。裨助鼓節。《廣韻》本作鼙。《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革部】鞞
刀室也。从革卑聲。并頂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刀室也。刀部曰。削,鞞也。削鞘古今字。音肖。小雅,大雅毛傳不同。說詳玉部。从革。卑聲。幷頂切。古音當在十六部。支淸多合韵。故今音入迥韵。
方言集汇
粤语:bei2bing2pei4
客家话:[海陆丰腔]bin3[台湾四县腔]bin3[客英字典]bin3
English
sheath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