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 麾的意思 麾什么意思 麾的读音 麾的解释
![麾](https://s.iapolo.com/zidian/pic/20/9EBE.jpg)
麾异体字 揮 戲
拼音 huī 注音 ㄏㄨㄟ
部首 麻部外笔画 4画总笔画 15画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86版 YSSN五笔98版 OSSE仓颉 IDHQU郑码 TGFM电码 7804
UNICODE 9EBE四角 00214区位码 8766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一一フ
基本字义
huī ㄏㄨㄟˉ
1、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麾下。
2、指挥:麾军前进。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
許爲 | 曉 | 支B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支B | 止 | hye/xwe | xĭwe |
词性变化
◎麾 huī
〈动〉
(1)指挥,下命令行动 [command]
麾,指麾。——《玉篇》
(2)又如:麾军(指挥军队);麾众(指挥大众)
(3)同“挥” [wave]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瑕叔盈又以蝥弧(蝥弧,郑伯旗名)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魏其侯去,麾灌夫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新序·杂事四》
(4)又如:麾去(撤掉;退掉);麾动(作圆圈式的挥动);麾日(比喻扭转乾坤。也作挥日);麾叱(挥手喝叱。同挥叱);麾扫(挥毛扫纸。指写诗作文)
详细字义
◎麾 huī
〈名〉
(1)(形声。从毛,麻声。本义:古代供指挥用的旌旗)
(2)同本义 [standard of a commander]。如:麾下(敬语。将旗之下;部下);麾盖(军旗与车盖。泛指军队);麾节(旌旗及符节);麾旗(指挥旗)
(3)喻将帅 [general]。如:麾节(喻将帅的指挥)
英汉互译
command
康熙字典
【亥集下】【麻部】
麾·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4
《廣韻》許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吁爲切,音撝。《玉篇》旌旗之屬,所以指麾也。《周禮·春官·巾車》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註》大麾,其色黑,夏后氏所建,以四時田獵者也。
又或作戲。《史記·項羽本紀》諸侯罷戲下。《註》戲,大將之旗。
又與撝同。以手指麾也。《書·牧誓》右秉白旄以麾。《詩·小雅》麾之以肱,畢來旣升。《荀子·成相篇》呂尚招麾殷民懷。《註》招麾,指麾也。
又快也。《禮·禮器》祭禮不麾蚤。《註》麾之言快也。祭有常時,不以先時爲快也。
又《集韻》呼恚切,音孈。以旌旗示之曰麾。
又《集韻》况僞切,音齂。招也。《左傳·隱十三年》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註》麾,招也。
據考證:〔《集韻》况僞切,音侐。招也。〕謹按集韻况僞切内無侐字,不得音侐。謹改侐爲齂。
方言集汇
粤语:fai1
客家话:[海陆丰腔]fui1[客英字典]fui1[客语拼音字汇]fi1fui1[梅县腔]fi1fui1[宝安腔]fui1[台湾四县腔]fi1
English
a pennant, flag, banner; to signal to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