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 赦的意思 赦什么意思 赦的读音 赦的解释

赦异体字 策
拼音 shè 注音 ㄕㄜˋ
部首 赤部外笔画 4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FOTY仓颉 GCOK郑码 BNOM电码 6376
UNICODE 8D66四角 48240区位码 4166笔顺 一丨一ノ丨ノ丶ノ一ノ丶
基本字义
shè ㄕㄜˋ
◎免除和减轻刑罚:赦书。赦令。赦免。赦恕。大赦。特赦。十恶不赦。罪在不赦。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舎 | 始夜 | 書 | 麻三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三等 | 麻 | 假 | sjah | ɕĭa |
详细字义
◎赦 shè
〈动〉
(1)(形声。从攴(pū),赤声。本义:宽免罪过)
(2)同本义 [remit;pardon]
赦,置也。——《说文》。段注:“赦与捨音义同。非专谓赦罪也。后捨行而赦废。赦专为赦罪矣。”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公羊传·昭公十八年》
先时者杀无赦。——《书·伪允征》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象卦》。疏:“谓放免。”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又如:赦书(宽免刑罚的文书);赦贷(宽免罪过);赦命(赦免的命令);赦宥(宽恕;赦免);赦恕(宽免,饶恕);赦过(赦免过错)。又如:赦释(免罪释放);赦放(免罪释放)
(4)宽容 [pardon]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名〉
姓
英汉互译
condonepardonremit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赤部】
赦·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4
〔古文〕《廣韻》始夜切《集韻》《韻會》《正韻》式夜切,
音
。《說文》置也,釋也。或从亦作
。《廣韻》赦,宥也。《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書·湯誓》罔有攸赦。
又《呂》五
之疑有赦。《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註》赦,舍也。《前漢·
法志》三赦,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惷愚。
又姓。《說苑》趙子臣赦厥。
又通作舍。《前漢·朱博傳》常不舍。
又《集韻》測革切。本作敕。擊馬也。
又《韻補》叶詩戈切。《韓愈·東方朔詩》羣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觀睥睨處,事在不可赦。○按詩戈切,吳才老讀。
據考證:〔《前漢·法志》三赦,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蠢愚。〕謹照原文蠢改惷。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攴部】赦
置也。从攴赤聲。,赦或从亦。始夜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置也。网部曰。置,赦也。二字互訓。赦與捨音義同。非專謂赦罪也。後捨行而赦廢。赦專爲赦罪矣。从攴。赤聲。始夜切。古音在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se3
客家话:[海陆丰腔]sha5[客英字典]sha5[沙头角腔]sa5[台湾四县腔]sa5[陆丰腔]sha5[梅县腔]sha5[东莞腔]sa5[宝安腔]sa5[客语拼音字汇]sa4
English
forgive, remit, pardon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