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國的意思 國什么意思 國的读音 國的解释

國简体字 国异体字 囗 囯 囶 囻 国 圀 或
拼音 guó 注音 ㄍㄨㄛˊ
部首 囗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1画结构 全包围结构
五笔 LAKG仓颉 WIRM郑码 JDJA电码 0948
UNICODE 570B四角 60153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一フノ丶一
基本字义
guó ㄍㄨㄛˊ
◎见“国”。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國 | 古或 | 見 | 德合 | 入聲 | 職 | 合口一等 | 曾 | 登 | kwæk | kuok |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部】
國·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
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又囯,《正字通》俗國字。囻,同國,民國期間俗字。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囗部】國
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邦也。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方言集汇
粤语:gwok3
客家话:[梅县腔]gwet7[海陆丰腔]kwet7[客英字典]kwet7gok7[宝安腔]get7gok7[客语拼音字汇]ged5gued5[陆丰腔]kuet7[沙头角腔]giet7gok7[台湾四县腔]kwet7
English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