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 汀的意思 汀什么意思 汀的读音 汀的解释

汀异体字 渟
拼音 tīng 注音 ㄊㄧㄥ
部首 氵部外笔画 2画总笔画 5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ISH仓颉 EMN郑码 VAI电码 3060
UNICODE 6C40四角 31120区位码 4501笔顺 丶丶一一丨
基本字义
tīng ㄊㄧㄥˉ
◎水边平地,小洲:汀洲。绿汀。汀线(海岸被海水侵蚀而成的线状痕迹)。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汀 | 他丁 | 透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theng | tʰieŋ |
廣韻目次:去四十六徑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聽 | 他定 | 透 | 青開 | 去聲 | 徑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thengh/thenq | tʰieŋ |
详细字义
◎汀 tīng
〈名〉
(1)(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2)同本义 [level]
汀,平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 徐锴注:“水岸平处。”
(3)水边平滩 [waterside plat]
岸芷汀兰。——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又如:汀渚(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汀葭(水边的芦苇);汀喷(水涯,水滨)
(5)河流名。汀江 [Ting River]。在福建省西南部
(6)古州名 [Ting prefecture]。唐置。故州治在福建省长汀县。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汀江、九龙溪流域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汀·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
。《說文》平也。謂水際平地。《謝靈運詩》汀曲舟已隱。《註》汀,水岸也。
又州名。《韻會》唐開撫福二州山洞,置汀州,攺南州,宋復汀州。
又水名。《廣輿記》汀水,其源自北至汀州府境入海,凡水皆東行,獨汀水南下。
又洲渚。《楚辭·九歌》攐汀洲兮杜若。
又《集韻》唐丁切,音庭。義同。
又《唐韻》《集韻》《正韻》他定切,音聽。汀瀅,不遂志也。一曰汀瀅,小水。
又《集韻》待鼎切,音挺。汀濘,泥淖也。《說文》汀或从平作,義同。別从亭作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汀
平也。从水丁聲。,汀或从平。他丁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平也。謂水之平也。水平謂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謂之汀。李善引文字集略云。水際平沙也。乃引伸之義耳。从水。丁聲。他丁切。十一部。
方言集汇
粤语:ding1ting1
客家话:[梅县腔]tin1[台湾四县腔]tin1ten1din5din2[客英字典]tin1ten1[海陆丰腔]tin1ten1din5din2[客语拼音字汇]dang1din4tin1tin2tin4[宝安腔]tin1|tin3|tin5|din5
English
sandbar, beach, bank, shor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