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源的意思 源什么意思 源的读音 源的解释
![源](https://s.iapolo.com/zidian/pic/8/6E90.jpg)
源异体字 厵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部首 氵部外笔画 10画总笔画 13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IDRI仓颉 EMHF郑码 VGNK电码 3293
UNICODE 6E90四角 31196区位码 5220笔顺 丶丶一一ノ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字义
yuán ㄩㄢˊ
3、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元 | 愚袁 | 疑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ngyan/ngvan | ŋĭwɐn |
详细字义
◎源 yuán
〈名〉
(1)(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同本义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来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5)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英汉互译
fountainfountainhead
相关词语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源·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又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又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方言集汇
粤语:jyun4
客家话:[沙头角腔]nien2[梅县腔]ngian2[台湾四县腔]ngien2[宝安腔]ngien2[海陆丰腔]ngien2[客语拼音字汇]ngian2[陆丰腔]gnian3[东莞腔]ngen2[客英字典]ngien2
潮州话:nguang5(ngûang)「潮州」nguêng5(ngûeng旧时:ngûen)
English
spring; source, head; surnam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