嬥 嬥的意思 嬥什么意思 嬥的读音 嬥的解释

嬥
拼音 tiǎo 注音 ㄊㄧㄠˇ
部首 女部外笔画 14画总笔画 17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VNWY仓颉 VSMG郑码 ZMYN
UNICODE 5B25四角 47415笔顺 フノ一フ丶一フ丶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字义
tiǎo ㄊㄧㄠˇ
1、身材直而美好。
2、娇艳。
3、古代中国四川一带的一种歌舞。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迢 | 徒聊 | 定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dʰieu | deu |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窕 | 徒了 | 定 | 蕭 | 上聲 | 篠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dʰieu | deux/dev |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藋 | 徒弔 | 定 | 蕭 | 去聲 | 嘯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dʰieu | deuh/dew |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濁 | 直角 | 澄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ɖʰɔk | druk/deok |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部】
嬥·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4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了切,音窕。《說文》直好貌。一曰嬈也。
又嬥嬥,往來貌。《韓詩外傳》嬥歌,蠻人歌也。
又《廣韻》《韻會》《正韻》徒弔切,音謂。嬥嬈,不仁也。
又《集韻》他彫切,音祧。往來貌。
又田聊切,音迢。義同。一曰細腰。
又直角切,音濯。好也。
又他歷切,音狄。義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女部】嬥
直好皃。一曰嬈也。从女翟聲。徒了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直好皃。直好,直而好也。嬥之言擢也。詩。佻佻公子。魏都賦注云。佻或作嬥。廣韵曰。嬥嬥,往來皃。韓詩云。嬥歌,巴人歌也。按韓詩云三字當在嬥嬥之上。其下六字乃張載注左語也。此皆別義。从女。翟聲。徒了切。二部。一曰嬈也。下文嬈下云一曰嬥也。二篆爲轉注。
方言集汇
粤语:tiu5
客家话:[客英字典]tiau3[台湾四县腔]tiau1tiau5[梅县腔]tiau2[海陆丰腔]tiau1tiau5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嬥,嬥的意思,嬥什么意思,嬥的读音,嬥的解释,嬥字的意思,嬥字什么意思,汉字嬥的意思,嬥怎么读,嬥字拼音,嬥字组词,嬥字笔顺,嬥字五笔,嬥字部首,嬥字区位码,嬥字成语
新华字典
汉字结构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